对于不同的过程,因其特点不同,监视和测量的方法也不同。管理过程、资源管理过程、持续改进过程是产品实现过程的支持过程,属于人为过程,一般采取监视的方法进行控制(如日常的监督检查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审、审核、考核、评价等)。对于产品实现过程的控制,大多可以通过一定的测量手段对过程参数和过程结果进行测量,并可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对测量结果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抽样检验、绘制控制图、工序能力测量分析等)。进行过程监视、测量的主要步骤为: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① 准确识别、理解顾客需求 ② 密切与顾客沟通 ③ 确保合同、订单的实现 ④ 持续提供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 ① 管理者和员工的顾客意识 ② 与顾客沟通的方式和手段 ③ 履行合同订单的能力 ① 合同完成率或履约率 ② 顾客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馈和效果的统计 ③ 顾客要求变更的反应及时性和应变能力 ④ 顾客投诉率 设计开发过程 ① 设计的产品满足顾客要求、成本底、市场竞争力强 为采购、生产、验证、服务运作提供准确充分的信息(如设计文件、工艺文件、图样等) ① 设计人员的技术素质 ② 设计验证手段 ③ 对市场、顾客及有关技术信息的掌握程度 ① 设计、试制、试验结果满足要求的程度及统计结果 ② 设计评审验证确认和试制、试验暴露出的设计质量问题、缺陷及其严重程度的统计分析结果 ③ 设计计划的完成率及控制节点实施率 ④ 所提供的设计工艺技术文件、图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采购过程 确保采购产品满足采购要求,供应及时,价格合理 ① 采购人员的素质 ② 合格供方和供应渠道的确立 ③ 采购计划和采购文件的适宜性 ① 进货检验合格率的统计结果 ② 生产验证使用中暴露的采购产品质量问题的统计结果 ③ 共货及时性和应变能力统计结果 生产过程 按时、持续、稳定地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工艺稳定 ① 生产人员的素质 ② 生产设备能力 ③ 原材料质量 ④ 工艺方法 ⑤ 作业环境 ① 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 ② 关键工序能力指数(PC值) ③ 工艺稳定性及质量损失统计结果 ④ 库存参数的符合性确认结果统计
① 识别过程并确定过程能力的预期目标;
② 明确过程能力监视、测量的责任部门和人员;
③ 分析影响过程能力的诸多因素;
④ 确定过程能力监视、测量的项目、数据、实施途径、方法;
⑤ 实施过程监视、测量并获取结果;
⑥ 评价过程能力;
⑦ 若过程能力达不到预定目标,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实现改进。
实施过程能力的监视、测量,可结合日常的过程管理活动进行。当得到的数据积累到一定阶段时,对这些监视、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价过程的能力。其示例见表一。
识别过程
过程能力的预定目标
影响过程能力的主要因素
过程能力监视和测量项目及统计结果
过程能
力评价
本页关键词:过程能力的监视、测量步骤及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