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好检查表是提高内部审核质量的重要环节,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与内审目标有关的样本内容、抽样数量和抽样方法等问题都能在检查表中得以体现,从而确保审核的代表性和完整性;二是能使审核紧扣主题,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审核按照计划进度进行;三是现场审核遇到某种于扰时,提醒内审员应按照策划的审核内容和预期的目标进行调查取证;四是检查表可与审核计划和审核报告一并作为审核记录存档备查。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有以下7个要点。
1 应明确审核目标和范围,以及审核所依据的文件和主要方法。例如,采用部门审核的方法,则要结合部门实际和要求编制检查表,尤其要注重过程的选择及其检查,分清主次。
2 结合质量职责的分配情况,体现典型的、关键的质量责任部门或过程,有针对性地选择样本并确定审核项目。
3应具有可操作性,检查项目和方法应具体、适宜,并易于收集客观证据。
4 主要职责过程的检查内容应详尽、全面,主要相关过程的检查内容应涉及相关部门的过程执行及其接口情况。
5 应将程序文件中有记录要求的内容列为必查项目,对于无记录要求的内容应选择关键的接口或出现的问题作为检查项目。
6确定抽样方案时,应考虑审核抽样的代表性,保证抽样结果的正确性和客观性。
7 对最高管理层的审核,可按”目标一策划一实现一监视和测量一改进” 的过程编制检查表。
作者单位:
湖州市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本页关键词:编制内审检查表的七个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