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是什么意思
来源:网络 时间:2017-10-21 08:20:18 点击:

;认证 ;一词的英文原意是一种出具证明文件的行动.ISO/IEC指南
2:1986中对 ;认证 ;的定义是: ;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标准性文件的活动. ;
举例来说,对第一方(供方或卖方)生产的产品甲,第二方(需方或买方)没有办法判定其品质是否合格,而由第三方来判定.第三方既要对第一方负责,又要对第二方负责,不偏不倚,出具的证明要能获得双方的信任,这样的活动就叫做 ;认证 ;.
这就是说,第三方的认证活动必须公开、公正、公平,才能有效.这就要求第三方必须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信,必须独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之外,必须与第一方和第二方没有经济上的利害关系,或者有同等的利害关系,或者有维护双方权益的义务和责任,才能获得双方的充分信任.
那么,这个第三方的角色应该由谁来担当呢?显然,非国家或政府莫属.由国家或政府的机关直接担任这个角色,或者由国家或政府认可的组织去担任这个角色,这样的机关或组织就叫做 ;认证机构 ;.
现在,各国的认证机构主要开展产品品质认证、品质管理体系认证两方面的认证业务:
1.产品品质认证
现代的第三方产品品质认证制度早在1903年起源于英国,是由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BSI的前身)首创的.
在认证制度产生之前,供方(第一方)为了推销其产品,通常采用 ;产品合格声明 ;的方式方法,来博取顾客(第二方)的信任.这种方式,在当时产品简单,不需要专门的检测手段就可以直观判别优劣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品种日益增多,产品的结构和性能日趋复杂,仅凭买方的知识和经验很难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要求;加之供方的 ;产品合格声明 ;属于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的一套,真真假假,鱼龙混杂,并不总是可信,这种方式的信誉和作用就逐渐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前述产品品质认证制度也就应运而生.
1971年,ISO成立了 ;认证委员会 ;(CERTICO),1985年,易名为 ;合格评定委员会 ;(CASCO),促进了各国产品品质认证制度的发展.
现在,全世界各国的产品品质认证一般都依据国际标准进行认证.国际标准中的60%是由ISO制定的,20%是由IEC制定的,20%是由其他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也有很多是依据各国自己的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进行认证的.
产品品质认证包括合格认证和安全认证两种.依据标准中的性能要求进行认证叫做合格认证;依据标准中的安全要求进行认证叫做安全认证.前者是自愿的,后者是强制性标准的.
产品品质认证工作,从20世纪30年代后发展很快.到了50年代,所有工业发达国家基本得到普及.第三世界的国家多数在70年代逐步推行.我国是从1981年4月才成立了第一个认证机构— ;中国电子器件质量认证委员会 ;,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发展快.
2.品质管理体系认证
这种认证是由西方的品质保证活动发展起来的.
1959年,美国国防部向国防部供应局下属的军工公司提出了品质保证要求,要求承包商 ;应制定和保持与其经营管理、规程相一致的有效的和经济的品质保证体系 ;, ;应在实现合同要求的所有领域和过程(例如:设计、研制、制造、加工、装配、检验、试验、维护、装箱、储存和安装)中充分保证品质 ;,并对品质保证体系规定了两种统一的模式:军标MIL-Q-9858A《品质大纲要求》和军标MIL-I-45208《检验系统要求》.承包商要根据这两个模式编制 ;品质保证手册 ;,并有效实施.政府要对照文件逐步巡查、评定实施情况.这实际上就是现代的第二方品质体系审核的雏形.这种办法促使承包商进行全面的品质管理,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后来,美国军工公司的这个经验很快被其他工业发达国家军工部门所采用,并逐步推广到民用工业,在西方各国蓬勃发展起来.
随着上述品质保证活动的迅速发展,各国的认证机构在进行产品品质认证的时候,逐渐增加了对公司的品质保证体系进行审核的网站内容,进一步推动了品质保证活动的发展.到了70年代后期,英国一家认证机构BSI(英国标准协会)首先开展了单独的品质保证体系的认证业务,使品质保证活动由第二方审核发展到第三方认证,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更加推动了品质保证活动的迅速发展.
通过三年的实践,BSI认为,这种品质保证体系的认证适应面广,灵活性大,有向国际社会推广的价值.于是,在1979年向ISO提交了一项建议.ISO根据BSI的建议,当年即决定在ISO的认证委员会的 ;品质保证工作组 ;的基础上成立 ;品质保证委员会 ;.1980年,ISO正式批准成立了 ;品质保证技术委员会 ;(即TC176)着手这一工作,从而导致了前述 ;ISO9000族 ;标准的诞生,健全了单独的品质体系认证的制度,一方面扩大了原有品质认证机构的业务范围,另一方面又导致了一大批新的专门的品质体系认证机构的诞生.
自从1987年ISO9000系列标准问世以来,为了加强品质管理,适应品质竞争的需要,公司家们纷纷采用ISO9000系列标准在企业内部建立品质管理体系,申请品质体系认证,很快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潮流.目前,全世界已有近100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积极推行ISO9000国际标准,约有40个品质体系认可机构,认可了约300家品质体系认证机构,20多万家企业拿到了ISO9000品质体系认证证书,第一个国际多边承认协议和区域多边承认协议也于1998年1月22日和1998年1月24日先后在中国广州诞生.
一套国际标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被这么多国家采用,影响如此广泛,这是在国际标准化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已经被公认为 ;ISO9000现象 ;.
ISO9000审核相关知识
谈谈ISO9000审核纪录
谈谈 ;ISO9000审核证据 ;的误区
iso9000认证时要考虑建筑业组织的特征
ISO9000系列标准介绍
谈公司的ISO9000质量改进
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的导入的探讨
ISO9000认证知识之数据分析(Data Analysis)过程的实施
ISO9000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是组织产品实现的关键
ISO9000纠正?ISO9000纠正措施和ISO9000防止措施的关系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某财税服务公司推行效果分析
中小企业ISO9000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体系的构建突出点
谁给ISO9000认证帮了倒忙
ISO9000族标准由谁负责制定
ISO9000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体系在房地产业的成功实践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39个行业分类
ISO9000在中国的执行为什么难
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文化的五个阶段
ISO9000生产现场审核的途径和方法
生产现场的QMS审核网站内容及方法和要求
《ISO9000:2015版转换实施指南》专业解读
本页关键词:认证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