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技能、经验的联系与区别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9-19 08:00:41 点击:

ISO900
1:2000标准6.2.1条款强调. ;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影响产品质量(Quality)工作的人员应是可以胜任的 ;.那么,教育、培训、技能、经验四者之间有何联系,又有何区别呢?
一、教育
在《辞海》中,教育被定义为 ;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 ;.结合ISO900
1:2000标准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体系的要求,可将教育简化为素质教育和意识教育两大类.其中.素质教育包括文化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和品德教育(侧重遵纪守法、职业道德)意识教育包括质量意识教育(侧重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安全意识教育、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和主人翁意识教育.
作为一种 ;施以影响 ;的活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例如,素质教育和意识教育的适用对象非常广泛,且不受年龄、学历、时间、地点和人数的限制,并可反复进行.
一般情况下,组织实施教育的重点是意识教育和品德教育,尤其要注重质量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教育,目的是使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便为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作出贡献.文化教育或专业知识教育的对象只是少数骨干或特殊岗位的员工.
在《新华词典》中,培训被定义为 ;培养和训练 ;其意既包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也包括实际操作控制方面的模拟或训练.因此,培训是提高员工能力的主要措施或途径.
那么,培训和教育有何区别,教育和培训都可以达到提高员工素质的目的,这是两者的相似之处.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教育更适用于员工意识的提高.员工的意识必须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和不断积累才能形成,短时间不能奏效,而培训的时间一般比较短暂、网站内容具体、针对性强,相对比较单一.所以、培训只能以某些知识或经验缺乏、需要提高其中一种技能的员工为对象,目的是帮助他们尽快获得必要的能力.
三、技能在《辞海》中,技能被定义为 ;运用知识和经验执行一定活动的方式方法 ;.其意是,一个人只要会运用其中一种知识和经验.就具备了进行一定活动的技能.所以, ;运用 ;成为执行活动的关键因素.至于知识和经验从何而来,该定义没有明确.
可以这么说.技能同知识和经验一样,可由多种途径获得,如国家正规教育或培训、师傅言传身教、自学等.可见,教育和培训不是员工获得技能的惟一途径.评价一个人是否具备一定的技能,不能仅凭其是否受过正规教育和其中一种培训作出判定,而应通过他实际运用知识或经验的效果,加以考核或鉴别.
从另一个角度说,即使某人受过正规教育或培训,也不能保证他就掌握了其中一种技能学到的知识必须通过本人的消化、升华才能掌握,正所谓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所以,不能把教育或培训等同于技能.
在《辞海》中,经验被定义为 ;经历、体验 ;.意为从实践中得来的某些知识、方法或技能.在对影响产品质量(Quality)的人员的要求中,1994版ISO9001标准只提出了 ;经历 ;要求,而2000版ISO9001标淮将 ;经历 ;改为 ;经验 ;,这样的要求更为确切和到位.具有了其中一种经历,不一定必然获得其中一种知识、方法或技能.经历只是取得经验的基础、只有通过实践将某些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才能获得其中一种经验.
一般情况下,经验并不是通过教育和培训的途径获得,而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和体会并加以总结得到的,甚至是用挫折或失败换来的.所谓 ;吃一堑.长一智 ;, ;智 ;就是转化后的经验.
所以,技能和经验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了 ;运用 ;,后者强调了 ;获得 ;:技能和经验不是因果关系,有技能不一定具备经验,有经验也不一定会灵活运用技能.譬如、一个拥有丰富经验的审核员(sdfsdf),如果在标准换版后仍沿用原来的审核技能,显然不能适应审核要求,必须通过再培训和更新观念才能胜任审核工作.所以,技能或经验不能相互替代,尽管两者都是岗位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但不是惟一条件.评价某岗位人员是否具有经验,必须考察和识别其运用经验的效果,才能作出判断.
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四者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有区别,特性与功能也各不相同.概括地说,岗位能力主要包括技能和经验两个要素,是胜任岗位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条件,同时应包括意识这个要素.否则、其效率和责任心会大打折扣.所以,教育、培训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技能、经验和意识的获得也不是目的.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岗位胜任.
本页关键词:教育、培训、技能、经验的联系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