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对公司的重要性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26 08:00:57 点击:

作为一个在浙江出生并成长的人来说,也许会对故乡的某些做法有着比较深刻的体会。ISO9001:2008采用了P(策划)-D(实施)-C(检查)-A(改进)的过程管理模式,提高了与环境管理体系等其它标准的兼容性,为建立其它管理体系提供了基础和条件。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是企业发展与成长之根本。
在浙江可以看到一些经营了非常多年,并有了一定市场份额的公司,目前还在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简单劳作,只不过从以前的自产自卖转向了贴牌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来使其实现的全部活动,EMBA、MBA等主流商管教育均对质量管理及其实施方法有所介绍。能做这么久,一方面可以看出这些公司对于产品品质的保证,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公司有不思进取之嫌,缺乏创新的意识。生活在浙江这个地区的人,他们的经商意识要比其他地区的人更为强烈,但一些人通过努力获得了一定的资金后,要么找不到新的发展方向,要么就会产生小富即安的心理,会去寻找一种比较安逸的生活状态,在其中一种意义上少了一些锐意创新的思想。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浙江人是非常勤劳和坚强的。一些公司能在比较艰难的时候还撑下来并最终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可是这种状况还能持续多久呢?在这些企业一味地追求成为别人的组合安装车间后,我们还能有多大的扩展空间?重要竞争力还能保持多久?要知道目前浙江生产的许多产品其模仿性和复制性非常强,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企业该怎么办?
我想只有创新。只有进行了思想上的创新,管理上的创新,技术上的创新后才有可能持续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并且创新在各个不同的行业都是一个非常值得公司常常提醒自己的一个话题,尤其是对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更应该把创新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步骤。
纵观美国制造业几十年来在经营策略上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公司发展的方向。
iso9001认证的企业,在各项管理系统整合上已达到了国际标准,表明企业能持续稳定地向顾客提供预期和满意的合格产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公司以顾客为中心,能满足顾客需求。在美国60年代规模效益(benefit)第一;70年代是价格第一;80年代质量第一;90年代市场响应速度第一;而21世纪则是技术创新第一。 要知道现在的市场是买方的市场,非常多行业都已出现了供大于求、相对过剩现象,这是供需失衡的矛盾。根本原因是这些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重复供应,对于消费者甚至是采购商都已有了货比三家的心态,汰旧换新的速度比以往更加迅速,此时企业若不在创新上找到出路是很难在市场中立足的。包括像我们这样的搜索行业,它的市场也是在不断变化的,竞争也就不断在增加。
一个公司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个由无数个大大小小、连绵不断的创新构成的,任何时候只要企业不断坚持创新,那么它就一定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反之就会陷入徘徊不前,有被对手反超并挤出市场的可能。ISO9001:2008采用了P(策划)-D(实施)-C(检查)-A(改进)的过程管理模式,提高了与环境管理体系等其它标准的兼容性,为建立其它管理体系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本页关键词:创新意识对公司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