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自身如何加强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16 08:00:13 点击:

提高产品质量(Quality)是兴国之道,也是提高经济效益(Economic performance)(benefit)和竞争能力的根本之策?我国公司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社会财富的载体是产品和服务,企业是以生产经营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形式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在这个过程中,质量确实是关键?
首先,产品(或服务)必须适销对路,能满足顾客和广大消费者的需要(适用性质量),通过交换转移到把它当作使用价值的顾客和消费者手中,转化为货币,才能实现产品的价值?如果消耗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生产的产品不符合顾客和消费者的需要,长期积压在仓库中,不但生产的 ;物没有用,不能称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而且还消耗了社会财富(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占用了大量资金,承担着银行的本息重负,公司就难以为继?正如马克思形象地比喻的:使 ;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 ;, ;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也就是说,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企业倒闭无疑?在我国,有一些企业就是这样陷入停产和破产境地的?假设这种积压滞销的产品占总产品的20%左右,那就是上万亿元的财富被沉积了?
其次,产品(或服务)必须符合特定的ISO9001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符合性质量),才能取得进入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资格?按照我国《产品质量(Quality)法》第十二条规定: ;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 ;,这是进入市场进行等价交换的必要条件?不符合特定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就是不合格产品,就不能保证顾客和消费者对其使用特性和使用期的要求,甚至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将给顾客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即使按照《产品质量法》第四十条规定 ;修理?更换?退货?赔偿损失 ;,如果按照我国政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样品不合格率在20~30%左右徘徊的水平,那又将是多么巨大的一笔社会财富的损失啊!这里,还没有涵盖假冒伪劣产品造成的危害呢!
最后,再来观察一下在产品形成过程中,质量控制能力(过程质量)对创造社会财富的影响吧!近年来,不少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学者都在讲6σ的质量管理,实际上就是指在产品形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能力的?目前,我国大多数公司的过程质量控制能力保持3σ或4σ的水平上?即:生产零件的一次合格率大概在99.7%左右,当整机由100个零件构成时,整机的合格率只能保持在74.05%左右,造成的废品?返工?返修等损失(内部质量成本)将占销售总额的15~25%;何况,有些企业的过程质量控制能力还远低于此?我国工业企业原料(raw material)消耗占到产品总成本的75%,远离于工业发达国家的50%以下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程质量控制能力偏低?倘若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过程质量控制能力到6σ水平,即:生产零件的一次合格率达99.999989%,那么由100个零件构成的整机的合格率保持在99.89%水平内,由此造成的内部质量成本将降到占销售总额的1%?我国每年的商品零售总额已超过5万亿元,占销售总额15%的内部质量成本,是一笔多么丰厚的财富啊!
由上可见,在适用性质量?符合性质量?过程质量中,确实蕴藏着巨大的财富?在这里,我们还没有把增加产品技术包含比重?艺术包含比重,提高产品内在质量而带来的附加价值考虑在内的?质量确实是一座金山,大家都来开采它吧!通过采用ISO9001国际标准,推广先进技术,加强认证认可工作,强化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使各个不同的行业产品和服务质量(Service Quality)不断提高?社会财富就会被更有效地创造出来了?
本页关键词:公司自身如何加强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