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认证
当前位置:ISO9001认证

为何有些公司ISO认证实行不下去_ISO9000认证_企业博客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6-29 08:40:50 点击:
1。知道iso9000的太多,真正懂得太少,而且,懂iso的管理层太少。

为何有些公司ISO认证实行不下去_ISO9000认证_企业博客

经过近些年的推动,iso已经上升为一种类似的国家标准,但是与之相对称,或者尴尬的是,真正懂iso的,大部分在基层,高层管理者大都是一知半解。这就难怪为什么iso这么好的管理工具,在中国会被慢慢的束之高阁了。相对应的是,日本人对iso,对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的偏执,真的值得我们深思,这也难怪为什么日本企业在把八九十年代能过崛起于世界经济之林。这绝对是因素之一吧。
中国的iso内审员培训中,参加者大都是公司的基层,最多是个生产部长,但是他们大都是企业里无法掌控更多资源的人。因而,仅仅靠基层的力量想推动iso,太难。
我理解iso的重要精髓不是一步到位,而是以PDCA,也就是戴明的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核心为思想基础的,事实上,我更认为与其说iso是一个管理体系或者工具,更莫过于说是一个商业思想的成功实践。
但是可悲的是,更多的公司就是因为仅仅靠基层去推动,而基层恰恰不掌握推动企业实践商业思想的最大武器,管理权限和对企业资源的掌控,于是,这么好的思想或者工具,只能静静的躺在文件柜上,或者,靠某些内审员们苦苦的小范围实践着。
2。中国公司的管理层大都年轻而浮躁,缺乏对思想的理解和沉淀。空有好牌而不会打。
说道这个词,略微有些大,好像给中国企业扣了一个大帽子。但我没有丝毫危言耸听的意思。让我们想象身边的老板都在忙些什么。
一提到交际酒会、商业机会,基本上逢场必到,但是真正对于类似iso这种推动会来说,更多的声音却是 ;小张,去听听,回来给大家讲讲 ;殊不知,这本身潜意识里,这似乎就不是我们的老板该听得东西。质量管理体系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来使其实现的全部活动,EMBA、MBA等主流商管教育均对质量管理及其实施方法有所介绍。中国的管理层大都年轻而浮躁,缺乏对学术以及理论的沉淀和积累。再加上中国目前浮躁的商业环境,大多数老板追求的都是速成药方,懒得去做一点一点地改进。
出席个iso的启动会,拍拍照片,讲讲话,跟顾问握握手,就表示了自己的重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为验证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组织计划的安排,确认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效实施以及质量管理体系内的各项要求是否有助于达成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但是对真正体系的理解和吃透,却没有时间和耐心。
事实上,这个社会的真理大都是简单而朴素的,我们往往追求更多的阳春白雪,却把身边的黄金给抛在脑后,若干年后,出去看了一圈,原来成功都是简单而持续的改进。这大概就是围城的道理吧。外国人喜欢做事情就专业做好一件事,而中国人喜欢处处开花,处处结果,这本身就是商业性格的差别。
简单些,把简单的坚持好,再简单一些,其实就是成功的真谛。我相信,如果一个公司去参加iso培训的,更多的不是那些刚入职一两天,连质量管理为何物的新员工,或者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高层管理者的话,中国的生产管理会大大的迈上一个台阶。
3。企业的内审员太少,行不成主流。
以我所在的公司为例子,我们大概03年就通过了iso9001管理体系认证,但是原来的内审员离职以后,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公司竟然一个正规培训合格的内审员都没有,但是iso一样可以通过年审核,实际上不就是错位的认证思想导致的么。我想,更多的企业可能现状也不会好到哪里,一个企业四五百人,甚至更多,而懂iso的内审员,可能也就三五个,甚至更少,你想,行不成主流,又怎么去推动呢?
4。ISO 9001 认证将提高您组织的品牌信誉,而且可以成为有用的促销工具。 它向所有利益相关方发出清晰的讯息:这是一家致力于实现高标准和持续改进的公司。被高层误读的iso,iso不等于品管 生产。
在参加iso培训之前,我一直觉得iso可能涉及到的只是品质部和生产部的事情。我相信更多的企业高层管理者也是这么理解的。
但是培训以后,我不得不为自己的一知半解而感到惭愧。事实上,iso涉及到企业的绝大多数部门和领域,只要是有形的生产或者无形的服务,都在iso的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体系中,iso所强调的质量,绝不仅仅是我们的产品质量,还有工作质量、服务质量(Service Quality),等等。但我们的领导者除了读些表面意思以外,又有几个真正去重视和推动的呢?
如果说我学完iso最大的体会就是,iso要想真正产生伟大的推动力,应该在大学的教程,在mba的课堂上就去普及。ISO 9001 帮助您的管理者提高组织绩效,将不使用管理体系的竞争对手抛于身后。 通过认证,还可以便于衡量绩效并更好地管理营运风险。现在的大学教育,mba教育,务虚的太多,实际上iso理解好了,每天自己公司的案例就足够让你学上一壶的,呵呵。
中国的iso大都是由公司的品管部推动,而我认为,真正要想得以贯彻,至少应该是副总以上级别的的高管牵头成立iso战略推进委员会,才有可能焕发iso的巨大力量。
5。iso的真正实践需要公司领导人的魄力。
首先要说的是,iso的推动需要太多的调动公司的大量资源以及新的无形资源。仅文件管理一项,没有专门的文控中心或者文件管理人员,就很难吃透iso的精髓。但更多的企业不愿因看到这么多 ;务虚 ;的管理人员另外,iso对于成熟的企业而言,最大的好处在于对不符合项的持续改进,以便推动企业走向完美,但是要知道,大道理好讲,小细节难推。越是细节的改变,才越考验企业的耐心。
6。ISO9001:2008采用了P(策划)-D(实施)-C(检查)-A(改进)的过程管理模式,提高了与环境管理体系等其它标准的兼容性,为建立其它管理体系提供了基础和条件。iso的作用真正发挥有待于中国产业工人整体素质的提升。
iso的变革,推动力在于公司的高层,而真正的执行要得益于中国的产业工人。中国的产业工人整体素质不高,大部分人更是很难去理解为什么要把简单的工作分解成那么多环节,非要弄什么作业指导书,难道没有这东西,我们就造不出好产品来了么?还有非常多工人常常抱怨:要都按照这个来,我们什么都不用干了。而一旦到品管部和生产部发生矛盾的时候,企业家更多的看的是产品差不多就行,要以销售为主。所以也就得过且过,而品管如果再不依不饶的话,很容易惹怒老板,被怪罪不能从大局出发,所以很多时候,企业的品管和内审员是无奈的。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张瑞敏海尔砸冰箱的故事,体现的是张瑞敏背后的大智慧。时至今日,中国公司家可以去学海尔的这个和那个等千般好处。但是真正面对质量产品的时候,却很少有看到更多的 ;砸冰箱 ;的故事。真正的大智慧,绝对不是学出来的。
7。iso的真正推动得益于活学活用的解读和理解,以及真正的管理学实践中感悟。
iso实际上是英文世界的发明和创造。推广到中国,实际上就看中文如何去翻译和推广。这和中国人学文言文没什么区别。实际上,我们之所以学习iso,是因为iso需要经过两道翻译,一是英文翻译成中国现代版 ;文言文 ;。二是中国现代版 ;文言文 ;翻译成我们认证机构通行的解读和释义。
但我认为,最关键的实际上是第三关翻译。学过英文的人都知道,直译不难,难的是意译,能够通过意译把英文世界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精妙的传递到我们的内心,从而转化为精髓去推动着我们言行的转变。实际上,iso的推行也是这个问题。如果没有培训,我们很难把那些复杂的术语和条款读懂。如果没有读懂,我们更是很难结合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去推动真正符合我们企业内部实际情况的iso。有一千家不同类型的企业,就有一千家不同的解读版本。真正能解读好的,就是真正的高手。
看看我们翻译师的水平就不难去了解为什么我们的iso总是贯彻不下去。要么就是罗列文件,要么就是照搬照抄编写体系文件。这源于我们的内审员们实际上都缺乏丰富的商业实践,翻译不好也不怪他们。
曾经问过一个著名的咨询顾问,也说iso是个好东西,但是说不出来更多的东西。现在看来,不怪他。真正能翻译懂得又能有多少人呢。知道iso好已经不容易了。

本页关键词:为何有些公司ISO认证实行不下去_ISO9000认证_企业博客

亮点咨询提供: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版权所有㊣:杭州亮点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13732203221  技术咨询:13336120517 咨询电话:0571-63905080
地址:杭州学院路130号 E-mail:51ldzx#163.com(#替换为@) ICP备11001889号 ISO9001认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