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认证
当前位置:ISO9001认证

ISO9001内部审核实施之不合格项的判断技巧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4-07 10:00:41 点击:

ISO9001内部审核实施之不合格项的判断技巧



ISO9001内部审核实施之不合格项的判断技巧
●不合格项的判断技巧
现场审核时,审核员(sdfsdf)要常常及时地对所收集到的客观证据(objective evidence/real evidence)和形成的审核发现进行符合性 判断。如何正确判断,除深刻理解标准要求外,还需掌握一些技巧。
现以ISO900
  1:2008为例,将条款判断的一些技巧介绍如下:

  (1)最高管理者
标准中直接涉及到最高管理者要求的条款有:5.1管理承诺、5.2以顾客为中心、5.3质量方针、5.4策划、5.5职责、权限与沟通、5.6管理评审等,如判断上述条款有不合格项,往往意味着系统失效,且主要责任者是最高管理者,其不合格项所引起的随后措施,可能会涉及整个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体系,所以应慎判。

  (2)更改
对设计、开发要求及相关文件的更改问题,应判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对来自顾客产品要求相关文件的更改问题应判7.
  2. 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对目标及相关 文件的更改问题应判5.4.2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体系策划;对除上述判断外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体系文件的更改问题均可判到4.2.3文件控制。ISO9001:2008采用了P(策划)-D(实施)-C(检查)-A(改进)的过程管理模式,提高了与环境管理体系等其它标准的兼容性,为建立其它管理体系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3)标识
标准中直接涉及到标识的条款有:4.2.3文件控制、4 .2.4记录的控制、7.5.3标识和可追溯(trace back)性、7.5.4顾客财产、7.5.5产品防护等。在对标识问题进行判断时,应根据标识的对象、性质,寻找相应条款。

  (4)记录
标准中对要求有记录而无记录时,应判到所对应条款;对用于提供证据的记录问题,应判到4.2.4记录的控制;对作为产品实现质量记录的策划问题,应判到7.1产品实现的策划。

  (5)人员
标准各条款中,涉及到人员问题时,可采取由表及里的原则,如 应知而不知,应会而不会,宜判到6.2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

  (6)测量和监视
对过程中的人员、设备、工装、材料、环境、方法、信息、时间等过程参数的测量和监视,应判到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对进货、半成品( 在制品)、成品的特性 的测量和监视应判到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对生产和服务运作过 程中的监测活动应判到7 .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对顾客满意与否的监测判到8.2.1顾客满意。

  (7)做法
实际做法有效,但未满足规定要求,即合理不合法时应判不合格项;实际做法符合规定要求,但该规定做法不尽合理、科学,即合法不合理时,不应判不合格项。

  (8)评审
标准中直接涉及到“评审”要求的条款有:5.1管理承 诺、5.3质量方针、4.2.3文件控制、5.6管理评审、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7.3.1设计和开发策划、7.3.2设计 和开发输入、7.3.4设计和开发评审、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8.5.1持续改进、8.5.2纠正措施、8.5.3防止措施等。在对评审问 题进行判断时,应根据评审对象、性质及目的寻找相应条款。

  (9)识别
标准中直接涉及到“识别”要求的条款有:4.1总要求、4.2.3 文件控制、4.2.4记录的控制、7.3.4设计和开发评审、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7.5.3标识和可追溯(trace back)性、7 .5.4顾客财产、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8.3不合格品控制、8.4数据分析(Data Analysis)等。在对“识 别”问题进行判断时,应根据识别场合、时机、对象、目的、范围寻找相应条款。

  (10)法律
向组织传达遵守法律的问题,可判到5.1管理承诺;对组织知法的问题可根据涉 及对象、范围,分别判到5.2以顾客为中心和7.2.1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和6.
  2. 2能力、意识和培训等条款;对组织守法的问题,可根据所处过程、场所,分别判到7.3.2设计和开发 输入、7.3.4设计和开发输出;对组织行为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评价问题,可根据 评价目的、 性质、对象,分别判到5.6管理评审、7.2.2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7.3.4设计 和开发评审、8.2.2内部审核等条款。

  (11)资源
标准中直接涉及到“资源”要求的条款有:4.1总要求、5.1管理承诺、5.6.3评审输出、6资源管理([词典] resource management)、7.1产品实现的策划等。在对资源问题进行判断时,应根据 识别、提供 、使用、管理资源的场合、目的、类别、对象,寻找相应条款。没有相应条款可判时,均可判到6.1资源的提供。

  (12)沟通
标准中直接涉及到“沟通”要求的条款有:5.1管理承诺、5.3质量方针、5.5.1 职责和权限、5.5.2管理者代表、5.5.3内部沟通、7.2.3顾客沟通、7.3.1设计和开发策划、 7.4.2采购信息等。在对“沟通”问题进行判断时,应根据沟通对象、过程、目的寻找相应条款。

  (13)改进
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体系及其任一过程都存在改进机会。ISO 9001 应当由最高管理层领导,确保高级管理层能够对其管理体系采取战略性的做法。因此对“改进”问题的判断,应根据改进的对象、过程、时机寻找相应条款。通常,针对不合格产品本身所采取的措施问题,应判到8.3不合格品控制;针对审核发现所采取的措施问题,宜判到 8.2.2内部审核;针对质 量管理体系问题所采取的措施问题,宜判到5.6管理评审;针对过程中实际不合格产生的原因所采取的防止再发生的措施问题,应判到8.5.2纠正措施;针对过程中潜在不合格的原因 所采取的防止发生的措施问题,应判到8.5.3防止措施。

  (14)确认
标准中直接涉及到“确认”要求的条款有:7.1产品实现的策划、7.2.2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7.3.1设计和开发策划、7.3.6设计和开发确认、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iso9001认证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主要的审核准则是ISO9001:2008标准。其目的是评价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在对“确认 ”问题进行判断时,应根据确认的需要、对象、过程、目的、寻找相应条款。

  (15)策划
标准中直接涉及到“策划”要求条款有:4.1总要求、4.2.1总则、5.4.2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体系策划、7.1产品实现的策划、7.3.1设计和开发策划、8.1总则、8.2.2内部审核、8.
  2. 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等。在对“策划”问题进行判断时,应根据策划对象、目的、过程、时机、需要,寻找相应条款。

  (16)设施、设备、装置
对基础设施确定、提供、维护问题,应判到6.3基础设施;对生产和服务设备使用、维护、工装管理等问题,应判到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对生产和服务设备的配置问题应判到6.3基础设施;对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用于监视和测量的装置,凡获得、使用问题,应判到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对凡测量能力、校准 、防护、确认等问题,应判到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17)防护
在生产和服务运作过程中(包括搬运、贮存、包装交付等),涉及到产品的防护应判到7.5.5产品防护;涉及到基础设施的防护,应判到6.3 基础设施;涉及到生产和服务设备 (工装)的防护,应判到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涉及到测量和监控装置的防护,应判到7.6监控和测量装置;涉及到人身安全的防护,应判到6 .4工作环境。

  (18)顾客
标准中直接涉及到“顾客”要求的条款有:5.1管理承诺、5.2以顾客为中心、
  5. 3质量方针、5.5.2管理者代表、5.6管理评审、6.1资源的提供、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5 .4顾客财产、7.4.3采购产品的验证、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3不合格控制、8.2.1顾客 满意、8.4数据分析(Data Analysis)、8.5.2纠正措施等。在对与顾客有关的问题进行判断时,应根据与顾客有关的过程、对象、目的,寻找相应条款。

  (19)确定
标准中直接涉及到“确定”要求的条款有:4.1总要求、5.2以顾客为中心、6.1 资源的提供、6.2.2能力、意识和培训、6.3基础设施、6.4.2工作环境、7.1产品实现的策划、7.2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7.3.1设计和开发策划、7.6监视和测量装置和控制、8.1总则 、8.2.1顾客满意、8.2.2内部审核、8.4数据分析(Data Analysis)、8.5.2纠正措施、8.5.3防止措施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可帮助组织实施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体系通用的要求和指南。在对确定有关问题进行判断时,应根据确定目的、对象、过程寻找相应条款。

  (20)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中应包括设备使用、工装、工艺、生产、搬运、贮存、包 装、交付、服务等组织产品实现的特定过程,在涉及上述方面问题时,在没有其他条款相对 应时,均可判到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21)统计技术
统计技术应用知识没有掌握或应用不正确,可判6.2.2能 力、意识和培训,其他统计技术应用问题可判到8.1总则。
(22)批准
标准中直接涉及到“批准”要求的条款有:4.2.3文件控制、7.3.3设计和开发输出、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4.2采购信息、8.2 .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3不合格品控制等。在对“批准”问题进行判断时,应 根据批准对象、权限、过程寻找相应条款。当在标准条款中无批准要求,但在组织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 体系文件中有批准要求时,应根据组织文件要求所对应的条款进行判断。
(23)能细则细,不能细则粗;对上的则细,对不上的则粗原则。
如4.2.3文件控制。
(24)最贴近原则
在标准中找不到完全能“对号入座”条款时就判最为接近的条款。ISO 9001 应当由最高管理层领导,确保高级管理层能够对其管理体系采取战略性的做法。
(25)最有效原则
当存在多种判断时按最有利改进或改进最易见效的条款处判。
(26)最关键原则
当同时存在多个问题时,应寻找关键词(KEY)或关键客观证据(objective evidence/real evidence)或关键问题进行判断。
(27)最密切联系原则
有些问题应透过现象看本质,应从与问题的产生有最紧密关系的原因处判。
(28)合并同类项原则
相同的轻微不合格项可采取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如文件控制中一些标识等。
(29)具体分析审核对象,切忌望文生义。

本页关键词:ISO9001内部审核实施之不合格项的判断技巧

亮点咨询提供: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版权所有㊣:杭州亮点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13732203221  技术咨询:13336120517 咨询电话:0571-63905080
地址:杭州学院路130号 E-mail:51ldzx#163.com(#替换为@) ICP备11001889号 ISO9001认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