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认证
当前位置:ISO9001认证

ISO9000--ISO9000 2015标准-新版ISO9000 2015标准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3-04 09:40:16 点击:

ISO9000--ISO9000 2015标准-新版ISO9000 2015标准


日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了ISO9000:2015新版标准?ISO9000:2015从2012月6月启动改版,经过了39个月的时间,7个工作阶段,三次投票,5次易稿,终于 ;千呼万唤始出来 ;,正式发布了?
ISO9000标准,从87年第一版颁布,已经走过了28个年头,五次改版,特别是2000年和今年的这次改版,都有比较大的变化,使得标准在标准组织的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体系方面,更具指导意义,2000版变 ;模式 ;为 ;要求 ;,使得更加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ISO9000:2015版的变化又有些什么意义呢?
诸多文章介绍了这次的变化,比如:采用了10个章节的 ;高层结构 ;?强调了组织的环境?扩大了对利益相关方的关注?加强了领导作用?提出了对风险和机会的应对要求?淡化了对文件的指定性要求,等等,笔者以为,更重要的是这些变化带来了一些思考?
第一?要求组织的ISO9000:2015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体系必须具有个性,适合本组织的实际?
引言部分,0.1总则中,明确说明:
本ISO9000:2015国际标准的意图并不在于暗示以下方面的要求:
——统一不同ISO9000:2015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体系的结构;
——按ISO9000:2015标准条款组织文件;
——在组织内使用本国际标准的特定术语?
虽然在2008版标准中,也有一句 ;统一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体系的结构或文件不是本标准的目的 ;?但远没有ISO9000:2015版讲得明白?新ISO9000:2015标准强调这一点,显然是有针对性的,那就是绝大部分组织都在把标准要求当着模版,当着教条?把并非标准暗示的要求,更非标准规定的要求,当成了 ;圣旨 ;?
比如ISO9000:2015《质量手册》,标准4.2.2明确要求:其网站内容只需包括:范围及删减说明?文件及引用?过程及其关系?但是,我们看到的各个组织的《手册》,无一不是洋洋洒洒几万字,其内容,除了标准要求的之外,还加上了公司简介?方针?目标?管理者代表任命书?机构及职责?职能分配表,等等?大段的文章几乎是9001标准的翻版,按标准条款组织文件,空洞无物,千篇一律?
再如程序文件,按照ISO9000的术语解释: ;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英文GOOGLE PRocedure的意思是:手续?过程?步骤,因此,程序文件应该是规定某件工作的流程?步骤?工作顺序的文件?以《文件控制程序》为例,它的网站内容,应该是描述(description)组织的文件控制工作,如何沿着确定?编制?审核?批准?复制?标识?发放?使用?保管?修改?作废?处置这样的步骤,每个阶段如何实施,各个部门在每个阶段分别承担哪些责任,这样一个制度?但是,我们看到的文件控制程序又是怎么样的面目呢?基本上都是:如何分为三个(或四个)层次?如何批准?如何修改?如何编号?如何加盖 ;受控版本 ;印章?如何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批准发放范围?如何保持清晰不得涂改?如何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销毁,按照标准4.2.3条款a?b?c?d?e?f?g要求,全面覆盖,并非一个 ;程序 ;,倒更像是 ;标准 ;?(ISO9000: ;规范——阐明(clarify)要求的文件 ;)?
2000版标准颁布15年了,但是1994版的阴影仍然挥之不去,把一个好端端的管理规范,变成了教条?我想,新版标准之所以前言中,强调其真实意图,就在于说明这一点?
第二?强调建立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体系目的在于改进组织的绩效?
在2008版标准中,提到 ;绩效 ;二字的,只有管理者代表职责?管理评审输入和顾客满意三处,而在ISO9000:2015版标准中,引言开篇第一句,就指出:采用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体系 ;有助于改进组织的整体绩效 ;,尔后在0.2质量管理原则?0.3过程方法?4.1组织的环境?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5.3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7.2能力?7.3意识?8.4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控制?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3管理评审?10改进,诸多章节中,都提出了关于 ;绩效 ;的要求?这是对08版标准一味强调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而轻视了对组织自身绩效关注的纠正?实际上也是如此,二者不可偏废,必须兼顾?例如,我们在合同评审时,能不考虑客户的付款能力和信用吗?我们在产品开发前,能不考虑投资回效率吗?在接收顾客投诉时,难道真的 ;顾客永远是对的 ;吗?15版标准的这种纠正,更加符合客观的市场规律,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固的基础?
第三?我们仔细阅读标准,会发现,要求越来越不具体了,越来越灵活了,审核的分寸越来越难以把握了?就像是老师批改试卷,94版的审核,像批改算术试卷,08版的审核,像批改语文试卷,15版的审核,就像批改作文试卷了?今后的审核,如何把握,亟待国家认证认可协会的细则出台?
比如文件,ISO9000:2015版标准明确要求的,只有范围(4.3)?方针(5.5.2)?目标(6.2.1)和产品服务特性(8.5)?组织其它过程没有制订文件化的制度或规章,行不行?按15版标准4.4.2款要求,就要分析这项过程,是不是有制度或规章 ;足以支持过程的运行 ;, ;足以 ;二字,包含了多少不定空间?
再如,对于产品的和过程的监视和测量,08版标准分别在8.2.3和8.2.4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在ISO9000:2015版标准里,只是在9.1.1里,要求组织确定监视和测量的对象?时机?方法,进行评价并保持证据,显然空泛得多?
再如,关于 ;风险和机会 ;,这是ISO9000:2015版标准新提出的概念,标准在6.1款提出的要求是:组织应策划 ;风险和机会的应对措施 ;,以及在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体系中,整合?实施这些措施并评价其有效性?常识告诉我们,风险无处不在,出门走路,上山砍柴,吃饭穿衣,乃至投资理财,时时有风险,公司管理亦然?那么是否ISO9000:2015版标准要求组织在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必须考虑周全,不得遗漏呢?显然做不到?那么是否只要有所考虑,就算是满足了要求呢?可以说,所有的管理,都是防范风险,不是吗?上班打卡是为了防范扣工资时不承认迟到的风险,出厂检验是为了防范不合格品卖到顾客手中的风险?合同评审是为了防范不能履约的风险?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为了防范企业倒闭的风险?究竟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满足了标准要求?这给审核员(sdfsdf)出了一道难题?
当然,如今现在眼目下,现场审核已经几乎普遍只是走一个过场,所以,对某些ISO9000:2015审核员(sdfsdf),某些ISO9000:2015认证机构来说,新标准或许非但不是一个 ;风险 ;,相反甚至还是个 ;机会 ;?但须知,认证的生命在于 ;公正 ;,长此以往,无异于竭泽而渔,最终将断送自己的前程?


本页关键词:ISO9000--ISO9000 2015标准-新版ISO9000 2015标准

亮点咨询提供: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版权所有㊣:杭州亮点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13732203221  技术咨询:13336120517 咨询电话:0571-63905080
地址:杭州学院路130号 E-mail:51ldzx#163.com(#替换为@) ICP备11001889号 ISO9001认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