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福荣办公室里的一份单页文件上,重重地按着30个血红的手印,乍看上去像是一个秘密社团成立时的誓约。傅福荣是中国沿海城市泉州市的总工会副主席。
傅福荣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展示着这份文件。他指出,在夜间秘密会议上征集到的每一个手印,都代表着一位当地沃尔玛(Wal-Mart)分店员工支持成立内部工会的承诺。
面对这份文件,沃尔玛被迫于本月接受了其60余家中国分店中成立的首个工会。数十年来,该公司成功地在美国阻碍工会成立,而自1996年在华设立分店以来,沃尔玛也一直没成立工会。
中华全国总工会(All-China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全总)泉州市总工会副主席傅福荣表示:“沃尔玛不支持这个工会,但目前其态度已有所改变。”
自从在泉州实现突破之后,沃尔玛其它近20家在华分店也在步其后尘,这家美国公司面对它们的努力,采取了合作而非阻碍的态度。这家零售商在美国的一位女发言人表示:“我们完全参与到中国的体制之中,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对与中华全国总工会建立联系表示欢迎。”
对傅福荣这些人来说,被迫采取这种“地下”战术是一种新鲜事物。傅福荣所在的部门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分支机构,而全总是中国唯一的合法工会组织。
当地国有企业会自动成立内部工会,而在沃尔玛等许多外资企业,则是通过与管理层的直接(通常也是友好的)磋商成立。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中国劳动力问题专家陈佩华(Anita Chan)表示:“双方将坐下来商定工会领袖的恰当人选——没有选举,而且员工往往一无所知。”
与其它国家那些好斗的工会不同,中国的工会受到欢迎,因为它们“坦然地”充当企业管理层的伙伴。
“我们决不会采取举行罢工那样的简单化手段,”傅福荣表示。“通过工会,劳资之间将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然而,沃尔玛代表着一种挑战,因为自来到中国的那一刻起,它就决心复制自己在美国和其它地方采用的“封闭性企业”模式。
虽然保证遵守中国法律,但沃尔玛的经理拒绝与全总官员讨论工会的问题,也不让他们进入沃尔玛店。
沃尔玛在泉州的晋江店于去年末开业,但直到今年7月,工会代表才见到了该店员工。泉州是一个全球体育用品制造中心。街道办事处工会专职副主任郑庆梅表示:“沃尔玛试图阻止我进入晋江店(开展工作),后来,我通过房地产中介才见到了他们。”
工会很快为自己的计划物色到了名义上的领袖——现年29岁的员工柯云龙,他目前的工作是在晋江店销售生鲜食品。
在沃尔玛放弃原先的主张之后,柯云龙和其他工会会员成了当地媒体上小有名气的人物,被描绘成与全球最大零售商进行“大卫与歌利亚式”斗争(David- and-Goliath battle)中的胜者。然而,沃尔玛之所以改变主意,原因或许在于另一个相当不同的“歌利亚”的力量。据官方媒体报道,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支持工会对沃尔玛采取的行动。
傅福荣承认,高层政治或许对这个结果产生了某种“影响”,不过,真正的原因在于:沃尔玛对中国工会的力量有了“新的理解”。
沃尔玛首席执行官表示,对于该公司而言,政治层面额外的稳定因素,可能有助于它雄心勃勃的在华增长计划。中国是沃尔玛在全球唯一业务规模有望媲美美国的国家。
柯云龙认为,公司将很快学会喜欢中国的工会:“如果沃尔顿先生(Sam Walton,沃尔玛创始人)还活着,而且理解中国工会特点的话,我相信他会赞同的。”
本页关键词:沃尔玛的“中国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