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091〗某厂主要承担顾客带料加工的线路板焊接、组装任务。其生产作业指导书规定在调试工位上应铺导电地毯,调试工在工作时应穿导电拖鞋、戴导电手镯。审核员在检查现场时发现有导电地毯,但是调试工穿的是普通拖鞋,而且未戴导电手镯。审核员问工人:“是否知道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工人说:“不知道”。这时车间主任过来说:“作业指导书就在我的桌子上,他们随时可以过来查看。” 案例分析:既然工人说“不知道”,说明对工人的岗位培训没有到位。这违反了标准“6.2.2能力、意识和培训”的“b)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的规定。 〖案例092〗某饭店前台有旅游外事职业学校的实习生甲在值班台服务。一位客人电话预定了一个套间。这位实习生将套间安排在四层409房间。实习生下班后将预定情况转交给下一班的实习生乙。晚上客人到店,接班实习生乙没有检查上班实习生安排的房号,就匆忙通知了楼层值班员。当客人来到409房间时发现这不是套间,而是标准间。客人大为不满,声言换房。但是总台查询后说套间已全部租出,没有办法调整,只好答应一有套间就给予调换。事后前台主管了解到是因为各层均是09房间是套间,惟独四层的09房间是标准间。而实习生对楼层的情况只是大致了解,结果按一般规律办理,错把标准间当作套间出租了。 案例分析:此事表面看是由于实习生甲粗心大意造成的。实质上是由于实习生甲对于自己提供的服务没有进行细致的了解。服务员出租房间就是出售商品,自己对于出售的商品不甚了解,又怎能进行推销?因此实习生甲的行为违反了标准“6.2.2能力、意识和培训”的规定,应该很好地进行上岗培训,包括深入现场,全面、详细、认真地了解饭店各部门、经营业务、设施设备、服务功能、服务项目及品种价格等,以便准确掌握饭店向顾客提供的所有商品信息。 〖案例093〗宾馆的外部保安工作是委托保安公司进行的,宾馆虽然对保安公司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了评审,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常发现有些保安员对宾馆的管理规定知之甚少,保安部经理说很难办,这些保安员很多是从农村招工来的,文化水平不高,往往很多事情都不知道。 案例分析:保安工作是服务的外包过程,宾馆应该把保安列入宾馆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本着“互利的供方关系”的原则,帮助保安公司对保安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保安工作的需要。本案违反了标准“6.2.2能力、意识和培训”的“b)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的规定。 〖案例094〗在人力资源部,,审核员想了解对质量有关的人员的培训情况。人力资源部经理拿出各部门参加培训人员的一次考试卷子。审核员在翻看卷子时,看到对质管部人员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考题:“对于各部门服务人员服务质量的考察应采取什么方式?”张××的回答是:“不定时、不定岗。”李XX的回答是:“不定时、定岗。”两道题判分结果都是“正确”。审核员问人力资源部经理:“这道题的答案,哪个是正确的?”人力资源部经理笑答:“我们的意思是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抽查,以免作假。”至于为什么都判为正确,经理无法回答。 案例分析:培训考卷不是走过场,随便判判分数就可以了。因为这道题关系到对质量的检查规定,因此员工的正确理解很重要。本案违反了标准“6.2.2能力、意识和培训”的“b)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c)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上述判题,说明培训无效。 〖案例095〗某乡镇润滑油厂希望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于是请来咨询公司进行现场了解情况。在车间审核员看到一个大的搅拌罐,下面用煤火加热。车间主任介绍说,这个罐里放的是基础油,我们加入添加剂,边加热边搅拌。审核员问:“为什么不用蒸汽或电加热,而用明火?”车间主任说:“由于我们目前资金紧张,因此只好用煤火代替蒸汽加热。好在我们一直很注意安全,因此没发生过问题。”审核员说:“这样做是明显违反安全规定的,应对设备进行更改。”这时厂长插话说:“别的公司也是这么做的,听说也通过了认证。”。 案例分析:用煤火加热油罐,明显地违反了安全操作的规定。如果企业不改变这种做法,说明在基础设施方面资源配置不足,没有满足申请认证的基本条件。本案违反了标准“6.3基础设施”的“b)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的规定。 〖案例096〗饭店自动门前放着一块标牌“此门已坏,请走旁门”。据住在这里的客人说,此门已坏一个月仍未修好。审核组询问大堂接应员:“这是什么原因?”接应员说:“这门一年内已坏了三次,据工程维修人员说这是产品质量问题,但厂家来人说是建筑开发商安装时没按规范安装所致,而建筑开发商说饭店已顺利移交一年,应由饭店方面负责。由于关系到维修费用负担问题,因此一直拖下来没解决。” 案例分析:不管什么原因,坏门久而不修影响了饭店的服务,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在责任没搞清之前,饭店只好自己付款修门,否则影响了服务这才是大事。本案违反了标准“6.3基础设施”的“组织应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的规定。 〖案例097〗饭店大堂门外备有伞架,供下雨天客人来饭店时放雨伞用。审核员发现伞架的锁已坏,应接员说三天前已通知工程部维修,可能因为忙不过来拖延了时间。 案例分析:伞架三天前就坏了,应该及时维修。本案违反了标准“6.3基础设施”的“组织应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的规定。 〖案例098〗根据规定,干粉灭火器存放地点应干燥通风,切忌日光暴晒和强热辐射。审核员发现户外有三台灭火器露天存放,没有遮阳设施。 案例分析:消防器材属于基础设施,应该按规定予以维护。本案违反了标准“6.3基础设施”的“组织应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的规定。 〖案例099〗物业小区为了开展体育运动,在居民楼之间的空场地上安装了许多健身设施,其中有秋千、滑梯、转椅等。审核员要求工程部出示对于这些设施的维护保养记录,工程部经理说:“这些设施都是电焊的,很结实,所以我们没有例行的保养计划,只是经常检查一下,没有保存记录。” 案例分析:现在居民小区为了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添了许多健身设施。但是由于加工质量不同,经常由于产品质量引起居民受伤事故。物业公司主管部门应制定措施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设施进行维护,以防事故的发生。本案违反了标准“6.3基础设施”的“组织应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 〖案例100〗在建筑公司设备部仓库,审核员看到在露天场地整齐地摆放着许多由建筑工地撤回来的工具,如模板、脚手架等。在场地东南角还一溜摆放着10台斗车。审核员走过去查看这些斗车,看到有些车的零件已经不全,传动部位有的地方已经生锈,有的地方污垢很厚。审核员问仓库保管员:“对于这些设备你们有什么保养规定吗?”仓库保管员说:“没什么规定,因为是从工地撤回来的设备,肯定很脏。一般我们是再发放使用时,检查修理一下,不会耽误使用的。” 案例分析:即使是在仓库一时不用的设备,也应规定保养制度。本案违反了标准“6.3基础设施”的“组织应确定、提供和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的规定。
本页关键词:iso精华案例分析(9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