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认证现场审核的目的是证实受审核方(以下称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或产品质量符合ISO9001:2000标准或特定产品标准以及法律法规的要求,从而表明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或产品质量经认证合格,并作为向其顾客提供信任的证据。同时,按照ISO9001:2000标准"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的原则,企业应当利用现场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寻找持续改进的机会,以积极的态度发动职工寻找不合格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以绝后患,从而使质量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如果企业只是采用批评、惩罚、扣奖金等简单方法处理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就很难取得使审核过程增值、确保实现审核目标的效果。
可是,一些企业在奖惩制度中规定,被发现不合格项的部门将受到扣除奖金的处罚。做出这样的规定,可能会使受审核部门或职工不愿与审核人员进行有效合作,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并在审核时弄虚作假。在这种情况下,审核人员难以得到真实的信息或难以下决心开具不合格报告。一般而言,企业的哪个部门工作项目多、数量大,产生不合格项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大。同时,审核采取抽样的方法进行,没有被审核的部门可能也存在不合格项。即使在某个部门发现了不合格,也不表明该部门就一定是责任者。所以,如果发现了不合格就处罚,必然打击某些部门和职工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
在对待不合格项的态度和处理方法上,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该公司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和事故一不批评、二不惩罚、三不扣奖金,而是对责任者追问5个为什么。例如,面对一台出现故障的机器,管理者与操作者进行了这样的对话:
问:机器为什么停了?答:超负荷,保险丝断了。
问:为什么超负荷?答:轴承润滑不够。
问:为什么润滑不够?答:油泵吸不上油。
问:为什么吸不上油?答:油泵轴承磨损松动。
问:为什么磨损松动?答:没有安装过滤器,混进了铁屑。
问完了5个为什么,事故的原因也水落石出了。于是,企业决定举一反三,全面安装过滤器,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因此,作为以持续改进总体业绩为永恒目标的企业,不能使用简单的惩罚或经济处罚等方法处理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而应该主动追根溯源,举一反三,予以纠正,杜绝不合格的重复发生。
本页关键词:发现不合格就处罚恰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