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认证
当前位置:ISO14001认证

以环境标准建设提升环境管理内涵

来源: 时间:2011-11-08 23:08 点击:

为更好地宣传环境标准,进一步发挥环境标准在环境保护中的技术法规作用,使环境执法人员更好地掌握和实施环境标准,指导环境执法中的标准适用工作,中国环境报社《法苑版》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共同开设了“环境标准与技术法规论坛”专栏。  专栏将邀请有关专家、环境标准制定者和环境执法者等就我国环境标准的发展战略方向、法律定位和体系建设方案,国外环境标准动态,环境标准的制定方法学,环境标准的实施程序,环境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学理性解释等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同时欢迎广大读者参与和支持该专栏的活动。活动结束时,将对在专栏中刊发的优秀稿件进行评选。  一、我国环境标准的基本现状  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体健康,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由立法机构或政府环保部门对环境保护领域中需要统一和规范的事项所制定的含有技术要求及相关管理规定的文件总称。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放射性污染防治法》都赋予了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各类国家环境标准的职责,主要以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主。  我国环境标准已经成为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家发布第一项环境标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开始,经过30年的实践发展,我国初步建成了以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主体,以环境方法标准、标准样品标准和基础标准相配套,以地方环境标准和环保行业标准为补充的环境标准体系。截至2003年12月31日,国家环保部门制定公布的有效强制性国家环境标准共计113项,与之配套的推荐性国家环境标准和环保行业标准共计405项,近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曾发布过地方标准。  二、环境标准的作用  各项环境管理工作,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排污申报登记、污染源限期治理等制度的实施,都需要采用环境标准特别是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或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标准成为这些制度的法定依据和基础。  污染物排放标准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拉动了环境投资,遏制了污染物总量增长。近20年来,我国GDP年增长保持在8%左右,但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并没有相应增长。这说明污染物排放标准发挥了应有的执法功能。  同时,国家不断调整和完善环境质量标准,城市人民政府为执行环境质量标准,投入巨资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高环境质量达标率。  三、新时期对环境标准有关问题的思考  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环境法律以及环境管理的科学内涵等要求不断提升,对环境标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应当重视环境质量标准对实现环境保护战略目标的核心指导作用。  发达国家的环境管理实践证明,环境质量标准在指导实现环境保护战略目标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并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变化而调整。然而,当前我国环境质量标准的法律地位还不很明确,有待提升;标准内容单一,有待丰富。我国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还缺少指导实施和应用的管理规定,如地表水质量标准从内容上相当于美国的水质基准,但缺乏环境功能分区以及防止环境质量恶化的措施规定等相关管理内容。我们应站在环保战略目标的高度,认识和发挥环境质量标准的核心作用。  第二,应当重新审视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依据。  2000年4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会议对《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了修订,规定“超标违法”,使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已经上升为具有强制约束力的环境监督管理法律规范,“超标违法”的思想当然成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修订中掌握的准则。我们认为,这也应该成为其他强制性排放(控制)标准的编制准则。这不仅能提高环境标准的法律地位,同时也将对环境标准制(修)订过程、批准和发布程序等提出新的要求。  当前,我国排放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到其法律的严肃性,距离法律规范要求还有差距。首先,对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的程序和科学依据的广度和深度要求还没有形成规范。虽然制定国家排放标准的依据和原则在法律中是明确的,即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经济技术条件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但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超标排污收费”而非“超标违法”制度,加之国家规划中一些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不具体,在确定排放限值时对必要性、科学性、合理性的综合把握还有相当难度。其次,就具体标准来说,行业型排放标准数量太少,综合型排放标准管理面太大,受研究中投入不足的影响,对有些污染源,标准定值与经济技术水平结合不紧密,分析论证不够充分,执行中存在一定难度。最后,我国有些排放标准指标设置的科学性也值得反思。  第三,应研究解决排放标准不断加严与信赖保护原则冲突的解决方法。  经济学家认为,我国未来几十年将是以重化工产业基本特征的工业经济加速期,新的污染源必然不断增加,若维持现行标准不变,污染物排放也将会大幅度增加。为加强对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和削减战略,需要不断加严排放标准。因此要尽快研究解决与环境标准有关的法律制度和排放标准修订层面的问题,例如,如何处理现有污染源排放标准不断加严与信赖保护原则的关系等。  第四,把握环境标准的管理模式转变的策略和时机。  WTO/TBT协定要求技术法规和标准分离,技术法规是强制执行的,标准是自愿遵守的。我国环境强制性标准和自愿性环境技术标准均按标准化模式管理,不符合WTO/TBT规定,易引起国际贸易摩擦。如何转变观念,实现环境技术法规与自愿性环境技术标准的分离,应该掌握好策略和时机。  第五,国际贸易与投资带来的污染转移对环境标准的挑战。  总体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排放标准相对宽松,还有很多生产工艺没有排放标准,国内工业排放污染问题远远没有解决,又面临着国际污染转移的压力。如何平衡包括国内企业和跨国公司的生产成本和国家环境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两难选择。  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我国环境标准又面对一个创新发展的大好机遇。第一,在国家战略层次上,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为环境标准的发展创造前所未有的机遇;第二,排放标准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引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中的作用,日益为政府经济调控部门和企业所重视;第三,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为环境保护提供强大的技术理论和物质基础,以及创造严格环境标准的经济技术条件;第四,环境友好产品和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为环境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技术基础;第五,作为政府职能必须承担的环境技术法规制定的财力投入已经增强,环境标准5年工作规划正在全面研究制定中;国家环保总局决定继续加强国家环境标准队伍建设;科学技术部正在实施包括国家标准在内的三大科技战略,环境标准发展战略与体系建设研究课题正在推进。  我们要抓住目前的机遇,共同推进我国环境保护标准的发展。 我要亮点咨询: http://www.51ldzx.com/ ***如有任何读后感,请到http://bbs.51ldzx.com/论坛中与大家分享交流***

本页关键词:以环境标准建设提升环境管理内涵


上一篇: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意义
下一篇:企业为什么要实施ISO14001标准?
亮点咨询提供: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版权所有㊣:杭州亮点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13732203221   咨询电话:0571-85930213/86799006
地址:杭州学院路130号 E-mail:51ldzx#163.com(#替换为@)  ICP备11001889号 |